笔架山因其形如笔架,被认为是地灵人杰,孕育文人的地方。笔架山位于三门县沿江村后东北方,巍峨挺拔,像一把高大的龙椅守护着山下的村庄和子民,山那边就是滔滔大海了。是方圆很大范围内最高的山,村民们对她敬仰有加,当作风水山,类似于宗教的神山。
笔架山世世代代在那儿,山高,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土地、柴禾和树林。村民们有事无事就隐入山中,种地砍柴,或者翻过山的那一边,在一个叫山后的沙滩上讨小海。
从远处看,笔架山有三个尖尖的山峰,状如笔架,组成一个非常形象的“山”字,中间的山峰最高,有一股拔剑指天的壮气。因此我总是认为故乡的笔架山是最标准的,形状非常正。山顶上,岩石裸露,突兀峥嵘,筋骨毕露。长年风吹日晒,有些地方被腐蚀风化得像风干了的牛粪一般。山顶的悬崖上长出一些特有的植物,都被村民当作宝贝采来治病。常常有村民手里提着一个蛇皮袋,走在壁立的崖壁上采草药,步履轻盈,看着让人心惊肉跳,感觉随便的一片草叶一碰,他就会跌入深渊。然而这样的人又像个隐居深山的老神仙一样让我羡慕。悬崖上还有白花花的羊走着,像飘移的云朵。
在老人的口中,笔架山还有很多神奇的传说,我少时离家,也不记得很多了。记忆最深的是解放初剿匪的故事。因为地处沿海,国民党残匪经常在这一带搞破坏活动,解放军在此建有很多碉堡等军事设施。那时候三哥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叫《海湾风雷》的书,只剩半本了,里面有许多描写当地军民在这一带清剿国民党残匪和“绿壳”的内容,我至今记忆犹新。那时在笔架山北面两个山峰之间建有一个碉堡,对面的火炉头建有一个碉堡,还有好几条战壕,以此打击海上过来骚扰的敌人。火炉头的边上还有一个明朝的烽火台。
【房车营地】
三门笔架山营地位于笔架山山腰处停车场,上山道路坡度较大,行车须注意安全。营地设有6个房车营位,提供充电服务。营位旁设有公共卫生间。
“笔架”的整体已散架,而细节却更加清晰。南面的山峰是独立的,与北面两个山峰之间有一条深深的沟壑。北面两个山峰由一条状如恐龙的山脊相连着。两峰各“长”出许多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山崖,有状如巨人像、美女像、鹿回头等,你要是胆子够大,可以攀着粗糙的岩石走过去的。山顶的海拔估计应在七百米左右。这是故乡的最高峰,在山峰之间来回走动,有一种漫步在属于自己天空的感觉。
北面的山峰上有一个由几块岩石垒叠而成的石笋状小石峰,顶上突兀地耸起一块扁圆形的巨石,看着像眼镜蛇的蛇头,整个石峰肚子细,头粗,似乎不牢,实则很稳。